“峰子,把铁锹扔给我,这怎么这么多烂树根!” 将工具扔给豆芽仔,我转身问:“折师傅,你胳膊上的伤怎么样了?” “子弹没伤到骨头,恢复的还可以,” 折师傅晃了晃他的书。 “那你觉得,那伙人都死了没?” “不好说,” 折师傅皱眉道:“那个长头引爆了炸药,他肯定活不下来,那个女的,他当时离爆炸点距离很近,我估计也活不下来。” “那姓许的呢?恶通天。” 折师傅缓慢摇头:“那就不能确定了,毕竟当时我也顾着逃命,没留意到所有人。” “峰子你两别聊了行不! 赶紧上土啊!” 盗洞已经下去了三米多深,豆芽仔喊我快提土。 没错,此时我们在土山这里。 这土山看外形,百分百是封土堆。 所有古墓封土堆,不管哪个朝代,也不用管大小,如果保存完整的话,它一定是个“倒扣着” 的漏斗形状。 所以,如果看到了标准漏斗形状的纯土山,千万注意,很可能地下有古墓葬。 我干着活儿却总有些心不在焉,心里对那张“镜子” 浮想联翩。 “快干活吧云峰,别走神了,” 鱼哥说我。 “不行了! 热死了,换人吧!” 鱼哥作势要下,我说我来。 抓着绳子下去盗洞,我和豆芽仔换了班。 我们挖的是“直井式窄盗洞” ,一次只能下来一个人,两个人的话站不开。 这么挖当然有说法。 在古代历朝历代,数西周墓和西夏墓埋的最深。 贺兰山的九座西夏皇陵,平均深度过了24米,你们有机会去那里看看就知道,皇陵周围全是我说的这种直井式窄盗洞,数量有两百多个,盗的太干净了。 从土山上垂直挖下去,要想安全,必须保证挖的盗洞窄小,规整,瓷实。 挖土时要一铲紧挨着一铲,留下的铲口就像鱼鳞一样,整整齐齐排列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