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那头,老孔语气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,他道:“下午四点半,还是老地方来接货。” 这天晚上,月黑风高夜。 一条快船行驶在新安江上,我盘腿坐在船尾,感觉有点冷。 船上除了我和鱼哥,其他全是李湘灵找的帮手,这些人我都不认识,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水性好。 船又开了一阵,李想灵拍了拍我肩膀,他指着前方说:“兄弟你看,是不是那个小岛?” “应该是吧,这一带就这里长着马尾松。” 我望了眼说。 说是岛,更准确点儿说是露出水面的一截石山,山上长了不少马尾松,这里应该就是老头口中描述的“蹋蹋山” ,难以想象,这一带在1959之前还是个热闹的村子。 我们将船停在小山背面,用绳子把船和一块儿大石头绑在了一起,穿好装备后,我吩咐道:“两个人跟我下去踩踩点,其他人原地待命,看好装备。” 李湘灵和另一个个汉子立即自告奉勇,李湘灵就不说了,这汉子长的膀大腰圆,估计在水里是一把好手,就这样随着我一声令下,我们三人同时跳进了湖里。 晚上水下能见度很低,全仰仗着防水头灯照明,但就算这样,我下水后还是被那一幕震惊到了。 根本不用找,一眼就看到了。 一座统共八层的青砖古塔! 赫然矗立在水中! 就在小山的正后方,远远看去,整座古塔竟然在水底泛着诡异的“绿光” ,我觉得这应该是光线折射的原因。 李湘灵和那大汉估计没见过这一幕,他们眼睛瞪的老大不敢上前,我暗骂一声怂包蛋,随后便拖着气瓶绕砖塔游了一圈,很快我看到,砖塔底层那里有扇紧闭的门,木头做的,小半扇埋在淤泥里,我想着如果打开这张门,应该可以走楼梯上到塔顶,就是不知道里头楼梯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?如果是木头的,那八成烂的不能走了,毕竟这塔从明代到现在,怎么着也有四五百年了。 塔门因为常年泡在水里,表面长了一层类似蜘蛛网的白毛,我猜是什么水虫子死后叠压在一起形成的这种白毛。 赋德塔高度大小和老头跟我描述的差不多,在塔门右上方的砖墙上嵌有一块青石碑,上头刻了一堆人名,最上层第一排,赫然刻着“方公” 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