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风平浪静,实则不和已久,若两家开战,若战事顺利,这六人或可稍放芥蒂,然而若战事不顺,抑或战事太顺,这六大谋士必定离心离德,所献计谋从根本上都有可能南辕北辙。 那沈济舟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,善听而无断,到时候战机贻误是小,动摇战事全局事大。 我料他到时必然会犯这个错误。” 大梦先生若有所思道:“苏兄弟所言有些道理,只是我却不太明白,若战事不顺,那六个谋士可能会因所谋划不同而争论攻讦,但是若战事太顺利,为何依旧会如此呢?” 说着眼神灼灼的看着苏凌,似乎在等着他的答案。 苏凌心中暗道,你这老小子坏的很,你可是少有的人精,你要是不明白,天下便没有明白的人了。 少在这里装蒜。 他也知道,这是大梦先生在故意试他,随即呵呵一笑道:“战事太顺,功劳便大了。 可功劳再大再多,第一功的也只有一人。 这六个谋士平素本就就互相不服,各自相轻。 沈济舟倒好,总是放不下身段风度,总要一碗水端平,那个也好,这个也厉害。 若是到时战功摆在他们六人面前,他们哪一个不争不抢就奇了怪了。 如此争功争宠,没有一个人把心思放在如何扩大战果,把优势变为一锤定音的胜势,到时候皆为了自己的利益,绝对会一个献策,五个反对,另一个献策,再五个反对。 那沈济舟如何做决断?因此,无论战事顺利与否,他们乱了,便是司空图之的时机。 从这一点,司空便有胜的把握。”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大梦先生和萧仓舒点点头,苏凌看他们的样子,知道自己这番话他们也是认同的。 遂又道:“再者,沈济舟经营北方五州,可谓家大业大。 虽不致一统天下,但也是幅员最为辽阔的势力。 他这人好的不学,偏要学坏的。 若不是要打仗,他绝对不不会让武将掌兵。 第一,他膝下四子都不够分的;第二他那几个自诩大才的儿子分完之后,还有一票他养的文臣谋士要分军政。 自古以来,盛世重文轻武,或可理解,可如今乃是乱世,这便是取乱之道了。 他麾下那五员大将,皆可统兵一方,只是却无半点调兵御敌的权利,就算点一个兵,也要先报那些文臣班子,再由他们报与沈济舟定夺。 文胜武弱,沈济舟又自诩四世三公,对待文臣和武将,本就厚此薄彼,岂不是寒了浴血拼杀将士们的心了么?他灭刘棣,并拓跋蠡,实属侥幸,再者也是这两个人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,若是面对的是司空,怕是多少有些玩不转吧。” 大梦先生闻言,眼中更是一片激赏,苏凌这番论对,确实有些一针见血的味道。 心中也不禁觉得后生可畏啊。 萧仓舒又道:“方才苏大哥说,此时不能战,便是要等待时机,只是不知这时机又是什么呢?” 苏凌哈哈大笑道:“这时机总是要等的至于等到什么时候嘛” 他忽的不再说下去,只倒了酒,笑道:“我不过是有些小小的虚名,这些大事嘛,也不是我能说的,今日我们弟兄相见,还是不谈政事,只叙兄弟情义的好啊! 来我敬仓舒兄弟和大梦先生!” 说着当先举了酒杯 萧仓舒还想追问,大梦先生却略微咳了两声,抢先道:“确是! 确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