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会议结束,李牧心情复杂的走出了府衙。 大家是知兵的,但仅限于理论知识,带兵打仗都是头一遭。 实力最弱的北城千户所,负责城内治安,兼职预备队。 另外四大千户所各自负责一个方向,虽然兵力分配上有所照顾,但战争不是有兵就行的。 以李牧的南城千户所为例,分配了一千五百名本土官兵,以及六千名青壮。 总兵力近八千人,从数字上看怎么也够用了。 难题在于管理上。 扬州城的官兵中,可能存在盐商集团的人,无法委以重任。 为了安全起见,将领必须使用自己人。 原来的百户,此刻全部干着千户的活,李牧还是觉得军官不够用。 “诸位,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! 大家都加把劲儿,趁着叛军尚未打过来,先把士兵给训练起来。 你们麾下的家丁,应该有参与过守城的,让他们把经验传授给新人。 叛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,只要不让敌人里应外合,那就没啥大不了的。 选择守城是谨慎起见,等京营大军来了,我们就主动出击,一举荡平叛逆!” 甭管别人信不信,反正李牧脸上写满了自信。 作为征兵官,最优质的兵员,都被他先一步收入囊中。 “千户大人,别的事情好说,可士兵手上缺乏武器啊! 六千名青壮,五千多人拿着竹子,上战场拼杀太吃亏了。” 云百户一脸为难的说道。 削竹为枪,听起来很唯美,放到战场上那是要吃大亏的。 “先凑合着用吧,叛军的情况比我们还糟糕。 朝廷对铁器进行管制,两淮世家就算窝藏了兵甲,也藏不了多少。 何况我们是守城的一方,有坚固的城墙做依仗,敌军根本攻不进来。 难道我们还怕被叛军围困,没有援兵么?” 李牧果断选择了话题转移大法。 武器不足是现实问题,哪怕前面采取了措施,那也是杯水车薪。 现在需要的是稳定人心,只要将领们有必胜的信心,下面的士兵才会有信心。 最糟糕的局面,无非是被叛军围困。 扬州的地理位置特殊,乃是大虞最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之一,粮食、布匹、食盐通通不缺。 守上一年半载,完全不是问题。